人工智能大潮袭来,我们该如何迎接?热浪之下,青年一代又有怎样的“冷思考”,如何为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公平、开放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贡献青年智慧?7月22日,“荣昶杯”青年全球治理创新设计大赛(YouthInnovationCompetitiononGlobalGovernance,简称“YICGG”)在匈牙利拉开帷幕。
围绕“智能社会塑造:智能向善、以人为本、永续发展”这一主题,来自全球来自30多个国家的100余位嘉宾和选手来到享有“多瑙河上的明珠”美誉的布达佩斯,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治理议题。本届大赛由复旦大学、上海荣昶公益基金会主办,匈牙利国家银行、约翰·冯·诺伊曼大学、布达佩斯城市大学联合主办,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承办。
YICGG开幕式现场。
【YICGG“朋友圈”再扩容】
2007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与复旦大学联合发起YICGG,这是全球首个由中国大学生自主创办的“全球治理”领域国际创新比赛。YICGG面向全世界青年,围绕年度赛事主题、征集评比全球治理领域的创新方案,激发各国青年探讨全球问题、参与全球治理的管道。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表示,YICGG自2007年创立以来,已逐步发展成为学生交流创新、探讨全球性问题解决方案的全球性平台。截至目前,共有来自103个国家和地区、330余所大学的761支队伍、2904位参赛选手参与大赛,在推动世界青年解决全球治理问题上聚力共鸣。
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刘季平介绍,YICGG举办至今已经走过17年,不变的主题就是“始终追求和时代发展脉络相连,甚至领先于时代发展”,因此一直是围绕热点问题来进行讨论。YICGG每年都有一个新的主题,始终保持年轻的活力。为何今年的主题是关于人工智能?刘季平告诉记者,AI会带来各种场景的变化,YICGG以开放的心态吸引全世界的青年既能看到AI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在全球青年的“头脑风暴”中探讨AI的共同治理。国际化是YICGG始终的底色,结合复旦大学AI教育范式创新的背景,希望能通过科技驱动、创新驱动开展更广泛的国际化合作。
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选手。
据悉,与往届相比,今年YICGG的“朋友圈”再度扩展。初赛阶段,来自全球46个国家的93所高校的401名选手参加,收到创新提案140份。参赛选手国籍涵盖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相较往年新增了斯洛伐克、阿富汗、阿根廷、马拉维、克罗地亚5个国家的青年选手,以及来自斯坦福大学、波士顿大学、约翰·冯·诺伊曼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49所海内外高校的新朋友。
初赛选手的创意方案。
初赛选手的创意方案充分彰显青年智慧:有研究提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劳动力市场数据收集和分析,以支持全球南方国家的结构性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还有研究通过分析金砖国家的AI伦理文件,提出了一项基于人-机-环境(M-M-E)交互框架的金砖国家人工智能伦理合作倡议,旨在加强全球AI伦理治理的协同与合作……一番激烈角逐之后,共有来自38个国家的81位选手从401位初赛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决赛。
【AI热浪下需要冷思考】
开幕式上,如何共同推动“智能向善”赋能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嘉宾们为选手们拓展思路、激荡思维、创新方案的聚焦点。
匈牙利国家银行副行长鲍尔瑙巴什·维拉格(BarnabásVirág)表示,此次大赛正逢中匈建交75周年,匈牙利素来重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诞生过许多诺贝尔奖得主,而创新和教育也是匈牙利国家银行培养人才的两大重要方向。目前,匈牙利国家银行已同包括复旦大学在内的多所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未来也将继续深化合作,大力培养面向未来且具备创新思维的人才。
匈牙利国家银行副行长鲍尔瑙巴什·维拉格。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类文明的进步。然而,仍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尚未从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中受益。”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龚韬表示,中国期待同包括匈牙利在内的其他国家一起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推动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的后续实施,共同推动“智能向善”赋能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龚韬。
上海荣昶公益基金会作为大赛的“永久伙伴”,一直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全球治理人才。基金会名誉理事长王建明呼吁全球青年共建“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未来,让算法有温度,让人工智能“向善”发展。
参赛选手在现场。
全球治理,不仅是政府和国际组织的责任,也是所有人应共同承担的责任。约翰·冯·诺伊曼大学校长塔玛斯·富洛普(TamásFülöp)鼓励青年学子们大胆思考、勇于设想,利用此次比赛机会,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对于AI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不平等、伦理界限等问题,迫切需要全球性合作的解决方案,以确保AI发展能够平等惠及所有人。”布达佩斯城市大学副校长彼得·拉达(PéterRada)建议,青年人需要深入理解AI的复杂性与挑战,并且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数字转型和人工智能战略处处长AnaPaulaNishiodeSousa。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数字转型和人工智能战略处处长安娜·保拉·西尾·德·索萨(AnaPaulaNishiodeSousa)指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一直致力于解决各国在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方面具有显著的不平衡性。她鼓励青年应重新思考人工智能在未来的角色,关注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深化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领域的国际合作。
嘉宾们的精彩发言,开幕!世界青年齐聚多瑙河畔,共话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现场反响热烈。首次踏上这片赛场的“新朋友”——来自日本神户大学的选手NoaYokogawa满怀激动与憧憬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YICGG,很激动,团队成员在观察、讨论、交流中进行‘头脑风暴’,最后达成共识,形成一份共同治理的方案。这一过程本身就很有意义。”已是第三次参赛的孟加拉国学生米兔(MituPoddar)坦言,通过这个项目,我认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朋友,并有机会见证创新想法,开阔了我的眼界。“2022年我作为工作人员参加YICGG,今年我作为选手来参赛。”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学生杨昭告诉记者,在赛事中可以感受全球青年人对可持续治理的热情,可以了解不同专业背景的朋辈如何看待全球治理。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学生杨昭(左)和她的队友。
开幕式当天,复旦大学在与匈牙利罗兰大学、布达佩斯技术与经济大学、布达佩斯考文纽斯大学合作的基础上,与约翰·冯·诺伊曼大学签署谅解备忘录,进一步深化两校交流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YICGG创设新环节,将面向全球青年发布首届“最佳治理案例奖”(BestAwardofGovernance,简称“BAG”)的评选公告,将编纂全球治理及地方治理案例集,搭建人才库,表彰杰出案例,促进全球治理领域的经验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