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盗墓活动异常猖獗。盗墓贼们为了攫取巨额利益,不惜一切代价暴力掘墓,许多具有极高考古价值的古墓遭到不可修复的破坏,令人痛惜不已。
但是,我国专家对现存古墓持保守态度,只在必要的时候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几乎从来不会对古墓进行主动挖掘,以至于产生对古墓保护不力的错觉。
秦始皇陵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规模之大、规制之高为史上之最,但是秦始皇陵却至今未开。那么,为何不对古墓进行保护性发掘呢?这还得从六十年前的定陵考古说起。
上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提出一项考古计划,试图解开明十三陵的秘密,经批准后,该计划于1956年开始实施。经过研究讨论,专家们决定找一座规模较小的帝陵练手,万历帝定陵进入考古队的视野。
定陵被打开后,专家们从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明代丝织品,这些丝织品囊括了中华纺织技艺精华,说它价值连城也毫不为过。但遗憾的是,由于缺乏文物保护技术和观念,墓中的文物遭到了永久性破坏,尤其是丝织品,在遇见空气后瞬间风化,除了金冠等金银玉器制品,其余有机文物均遭到不可修复的破坏。
更令人无奈的是,专家为何从不主动掘墓考古?多年前这次考古狠狠打脸专家当时国内处于特殊时期,万历帝被批为大地主,价值连城的楠木棺椁在一声令下之后被劈成碎片,棺木也被扔在山沟里,下落不明。十年后,万历帝和两个皇后的尸体、画像、照片资料等在政治运动中付之一炬,化为飞灰,重归于广袤的大自然。一座规模宏大的皇陵,如今仅存一些石制文物,实为痛惜。
秦始皇陵的发掘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兵马俑原本是有彩绘的,但是由于脱离了墓室中稳定的环境,就在考古人员按动相机快门的瞬间,彩绘全部风化剥落,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灰不溜秋的样子。
痛定思痛之后,人们开始对古墓挖掘进行了大讨论,最终达成了不主动发掘帝王陵的共识。在文物保护技术还不足以担当的情况下,任何发掘行为都是违背科学精神的。定陵也有幸成为唯一一座主动发掘的帝王陵。